江苏薄姓起源和由来是什么
2024-10-04 00:05:19
薄姓的籍贯地域主要分布在山西省 (占比 18.2%) 、山东省 (占比 14.5%) 、河北省 (占比 10.9%) 等地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江苏薄姓起源和由来,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。
江苏薄姓起源和由来
薄姓来源复杂,可能源自以国为氏和以地名为氏,也可能和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群体有关。
据《汉书·地理志》记载,殷末有薄姑氏,为诸侯,「至周成王时,薄姑氏与四国共作乱,成王灭之,以封师尚父,是为太公」,薄姑都城在今山东博兴附近,当地居民可能以国名为氏。
西汉有封国梁国,东汉时梁国下辖薄县,薄县在今故城在河南商丘一带,当地居民可能以地名为氏。
此外,薄姓还可能和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有关,如东晋时北羌王薄句大、西晋末年代州「乌桓突骑」将领薄盛等等。
西汉时,有会稽郡吴县(今江苏苏州)薄氏一支,薄姬为汉文帝刘恒之母,其弟薄昭为西汉时期外戚大臣,此支薄氏在当时权势显赫。
南朝宋时有丹阳(今安徽当涂)人薄绍之,著名书法家,官至给事中。
明代时有薄彦徽,阳曲(今山西太原)人。弘治九年进士。授四川道御史。薄珏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,明末清初机械制造家。
薄姓分布和迁移
薄氏源出多头,先秦时其已在今河南商丘与淇县(卫之国都)一带分布。古代学者考证,薄与亳同,俱为地名,亳位于距商丘百余里的亳州,先秦时,薄即包括此相邻的两地,这样来说,亳亦可视为薄氏之发祥地。亳于东汉时为谯郡之治所,所以,谯郡成为薄氏之第一大郡望。战国中后期,宋国与卫国俱被灭国,薄氏子孙因避难等原因有一支徙居今江浙间地,汉初高祖刘邦之妻薄姬即为今江苏苏州人,其父于秦时与故魏王宗女魏媪私通而生下薄姬,薄姬后被文帝尊为皇太后,其弟薄昭也因迎立文帝有功而封为轵侯,其子薄戎奴、孙薄梁均世袭,这可以说是薄氏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。汉、魏时期,一支薄氏徙居于今山西北中部一带,后与北魏薄奚氏改来的薄氏相融合,逐渐昌盛为该郡之大族,此地古属雁门郡,是故后世薄氏有以雁门为其郡望堂号的。 南北朝至隋、唐时期,薄氏除繁盛于谯郡与雁门郡外,还播迁到了北方之山东、河北、河南、陕西以及南方之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江西等省份。宋、元时期,薄氏在西北之甘肃、宁夏、内蒙以及南方之四川、重庆、湖北、湖南等地均有分布。明朝初期,山西薄氏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河南、山东等地。明朝中叶以后,薄氏于西南之云南、贵州、广西以及华南之广东等地均有所见。清康乾年间及其以后,渐有山东等地之薄氏伴随闯关东之风潮入迁于东北三省者。清咸丰六年以后,亦有山西北中部之薄氏走西口,迁于今河套地区谋生。二十世纪中期,跟随国民党去台湾的薄氏人口,也已在台湾落户成家。如今,薄氏在全国分布较广,尤以山东等地为多。薄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。目前薄氏人口总数列全国第二百九十位。
薄姓郡望和堂号
1、郡望 雁门郡:战国时,赵武灵王置雁门郡,秦、汉沿之。相当于现在山西省代县一带。谯郡:东汉建安年间将沛郡分出一部分,设置谯郡,治所在谯县(今安徽省亳州)。相当于现在安徽、河南二省之间地区。
2、堂号 格物堂:“格”的意思是能穷致事物之理。源自明朝薄钰发明了炮、千里镜、小车、火铳、地雷、弓弩等,著有《格物测地论》。后代以他的书名前二字作为堂号。
薄姓的名人
薄姬
薄姬:(?―公元前155年),汉代吴郡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,汉高祖刘邦的嫔妃、汉文帝刘恒的生母。
薄绍之
薄绍之:生卒年不详。南朝宋人,丹阳(今安徽省当涂东)人,字敬叔。官至给事中。善书,风格秀异。尤工行、草,行草倜傥,时越羊欣。
薄珏
薄珏:生卒年不详。明代兵器制作专家。着有《浑天仪图说》、《格物测地论》等。
薄仁山
薄仁山,字怡园,又字彝元,山东武定府利津县薄家庄人,清朝同治六年(1867)丁卯科顺天举人,光绪十五年(1889)己酉科大挑一等,江苏即用知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