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伏字拼音 fú伏字五行 水
-
伏字部首 亻伏字繁体 伏
-
伏字简体笔画 6伏字繁体笔画 6伏字康熙笔画 6
-
伏字结构 左右结构
伏字的基本解释
伏 fú 趴,脸向下,体前屈:伏卧。伏案读书。 低下去:此起彼伏。 屈服,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:伏法。伏输。伏辩(伏罪的供状,亦作“伏辨”)。 使屈服:降伏。降龙伏虎。 隐藏:伏兵。埋伏。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:伏日。伏旱。伏暑。伏天。 姓。 起
伏字的汉语字典释义
[①][fú]
[《廣韻》房六切,入屋,秦。]
(1)面向下、背朝上俯卧着。
(2)泛指躺、卧。
(3)匍匐在地;身子前倾靠在物体上。
(4)居;栖身。
(5)隐藏;埋伏。
(6)伏兵。
(7)退隐,隐居。
(8)保持;怀。
(9)降低;低落。
(10)置于壤之上的祭祀牲体。古代祭(祭行道之神)时,王者之车从其上轹而行之。
(11)敬词。古时臣对君奏言多用之。
(12)通“服”。佩服;服气。
(13)通“服”。谓使人佩服。
(14)通“服”。降服;屈服;服从。
(15)通“服”。制伏。
(16)通“服”。习惯;适应。
(17)通“服”。承受;承当。
(18)通“服”。归,隶属。
(19)通“復”。返回。参见“伏魄”。
(20)车前横木。
(21)时令名。指伏日。有初伏、中伏、末伏三伏。
(22)古代亦指伏日中祭祀的一天。参见“伏臘”。
(23)电压单位伏特的简称。详“伏特”。
(24)姓。汉有伏生,名胜。见《史记·儒林列传》及裴骃集解。
[②][fù][fú]
[《廣韻》扶富切,去宥,奉。]
(1)指禽鸟孵卵。
(2)量词。用作时间单位。
伏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伏; 康熙笔画:6; 页码:页95第23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房六切,音服。偃也。【禮·曲禮】寢毋伏。 又【廣韻】匿藏也。【書·大禹謨】嘉言罔攸伏。【詩·小雅】潛雖伏矣。【史記·樂書】羽者嫗伏,毛者孕鬻。【前漢·趙廣漢傳】發奸摘伏如神。 又屈服也。【左傳·隱十一年】許旣伏其罪矣。 又三伏。【史記·秦本記】秦德公二年初伏。【註】六月三伏之節。始自秦德公。周時無伏。【釋名】伏者,金氣伏藏之日也。金畏火,故三伏皆庚。四氣代謝,皆以相生。至立秋以金代火,故庚日必伏。【註】夏至後三庚爲初伏,第四庚爲中伏,立秋後初庚爲末伏。 又姓。漢有伏勝,伏隆。【氏族博考】伏宓同出伏羲氏。漢伏生,晉書作宓生。又乞伏,外國姓。 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扶富切,浮去聲。禽覆卵也。【古今注】燕伏戊己。【前漢·五行志】丞相府史家雄雞伏子。 又【集韻】鼻墨切。與匐通。【史記·范雎傳】膝行蒲伏。 又叶必歷切,音壁。【賈誼·鵩賦】禍兮福所倚,福兮禍所伏。憂喜聚門兮。吉凶同域。
伏字起名意思和含义
“伏”一般指俯伏,趴下;也指承认错误,认罚,隐藏,隐匿,屈服等含义,用做人名寓指诚实、敢作敢当、能屈能伸之义。
伏字取名的寓意
“伏”有着潜伏、伏击、深藏不露、伏羲的意思,以“伏”入名引申为伏鸾隐鹄、伏地圣人之义。
伏字取名忌讳
1、伏字五行属性为水,根据五行水克火的原理,伏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火的字取名;
2、伏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u或同声调阳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3、伏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伏字,晚辈忌讳用伏字取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