挠的意思及取名寓意

  • 挠字拼音 náo
    挠字五行
  • 挠字部首
    挠字繁体
  • 挠字简体笔画 9
    挠字繁体笔画 16
    挠字康熙笔画 16
  • 挠字结构 左右结构

挠字的基本解释

挠 (撓) náo 搅,搅动:“使水浊者,鱼挠之”。 扰乱,阻止:挠乱。阻挠。 弯曲(喻屈服):挠曲(q?)。挠折。挠志(屈节从人)。百折不挠。 搔,轻轻抓:挠痒。

挠字的汉语字典释义

[①][náo]

[《廣韻》奴巧切,上巧,娘。]

[《廣韻》呼毛切,平豪,曉。]

“挠1”的繁体字。亦作“鐃2”。

(1)扰乱;阻挠。

(2)指恼乱,烦扰。

(3)搅动;拌和。

(4)挥动,摇动。

(5)屈;屈服。

(6)弱,削弱。

(7)抓;搔。

(8)通“交”。

[②][rào]

[《集韻》人要切,去笑,日。]

“挠2”的繁体字。

(1)缠绕。

(2)船桨。

[③][xiāo]

[《集韻》馨幺切,平蕭,曉。]

“挠3”的繁体字。

见“撓3挑”。

挠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
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撓; 康熙笔画:16; 页码:页431第17【唐韻】奴巧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女巧切,𠀤鐃上聲。【說文】擾也。【釋名】物繁則相雜撓也。【左傳·成十三年】撓亂我同盟。【註】乃卯反。或作摎。 又【說文】一曰捄也。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尼交切,音鐃。抓也,搔也,亦擾也。又屈也。【孟子】不膚撓。【趙岐註】讀平聲。或作𢪼。 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女敎切,音鬧。義同。【左傳·成二年】畏君之震,師徒撓敗。【史記·酷吏傳】所愛者,撓法活之。【前漢·劉向傳】不撓衆枉。 又【唐韻】呼毛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呼高切,𠀤音蒿。攪也。【前漢·鼂錯傳】匈奴之衆易撓亂也。【註】火高反,其字从手。 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爾紹切,音繞。亦屈也。與揉同。 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人要切,饒去聲。纏也。與繞同。【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】名家苛察繳繞。或作撓。 又【集韻】馨幺切,音嘵。撓挑,宛轉也。【正字通】撓橈,从手从木,古互通。與鐃从金,音同義異。

挠字取名忌讳

1、挠字五行属性为火,根据五行火克金的原理,挠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金的字取名;

2、挠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ao或同声调阳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挠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挠字,晚辈忌讳用挠字取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