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腊字拼音 là,xī腊字五行 火
-
腊字部首 月腊字繁体 臘
-
腊字简体笔画 12腊字繁体笔画 21腊字康熙笔画 21
-
腊字结构 左右结构
腊字的基本解释
腊 (臘) xī 干肉:“噬腊肉,遇毒。” 晾干:“燃得而腊之以为饵。” 皮肤皴皱。
腊字的汉语字典释义
[①][xī]
[《廣韻》思積切,入昔,心。]
(1)干肉。
(2)晒干;制成干肉;保持干燥。
(3)极。
(4)皮肤皴裂。
[②][là]
(1)同“臘1”。
(2)“臘”的简化字。
[②][cháo]
[《廣韻》直遥切,平宵,澄。]
(1)指诸侯定期朝见天子,报告封国情况。朝,古代凡见人皆称朝。
(2)诸侯相拜见。
(3)臣下朝见君王。
(4)晚辈问候长辈;部下进见长官。
(5)拜访。
(6)使来朝见。
(7)诸侯或卿大夫处理政务。
(8)指政事。
(9)祭拜;礼拜。
(10)小水流注大水。
(11)会聚。
(12)对,向。动词。谓人或物正对某个方向。
(13)对,向。介词。表示动作、行为针对的方向。
(14)宫室。
(15)指君王处理政务处。古代君王及高级官吏处理政务的地方皆称朝。后专指帝王接受朝见处理政务处。
(16)指中央和地方高级官吏治理政务处。
(17)指以帝王为首的中央政府。
(18)朝代。指同一世系帝王的统治时期。
(19)朝代。指某一帝王统治时期。
(20)通“調”。参见“朝2禮”。
(21)通“潮”。参见“朝2夕”。
(22)姓。
[③][zhū]
[《集韻》追輸切,平虞,知。]
(1)见“朝3離”。
(2)汉有朝那县,属安定郡。故址在今甘肃省平凉市西北。参阅《汉书·地理志下》。
腊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【未集下】【肉字部】 腊; 康熙笔画:14; 页码:页986第27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思積切,音昔。【說文】乾肉也。从殘肉,日以晞之。【周禮•天官】腊人掌乾肉,凡田獸之脯腊。【註】大物解肆乾之,謂之乾肉。薄析曰脯,捶之而施薑桂曰鍛脩。腊,小物全乾者。【易•噬嗑】六三噬腊肉。【疏】腊,是堅剛之肉也。 又久也。【禮•郊特牲•猶明淸與醆酒於舊澤之酒也註】爲其味厚腊毒也。【釋文】腊,音昔。隱義云:腊,久也。久酒有毒。【前漢•五行志】味厚者腊毒。【註】腊,久也。味厚者爲毒久也。 又極也。【鄭語】毒之酋腊者,其殺也滋速。【註】腊,極也。 又亟也。【周語】厚味實腊毒。【註】腊,亟也。 又措也。【釋名】齊人云搏腊,搏腊猶把作,麤貌也。荆州人曰麤麻,韋草,皆同名也。麤,措也,言所以安措之也。 又官名。【周禮•天官•獸人】凡獸入于腊人。又體皴也。【山海經】錢來之山,有獸焉,名曰羬羊,其脂可以已腊。【註】治體皴。腊音昔。(臘)【廣韻】盧盍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力合切【正韻】落合切,𠀤音蠟。【說文】冬至後三戌,臘祭百神也。【禮•月令】孟冬臘先祖五祀。【註】此周禮所謂蜡祭也。【前漢•武帝紀】祠門戸比臘。【註】臘者,冬至後臘祭百神也。又【陳勝傳】臘月,勝之汝隂。【註】張晏曰:秦之臘月,夏之九月。臣瓚曰:建丑之月也。又【正字通】風俗通:蔡邕獨斷,皆言夏曰淸祀,殷曰嘉平,周曰蜡,漢曰臘。一說月令,孟冬臘先祖五祀,自昔有之,非自漢始也。又鄭𤣥月令註:臘卽周禮所謂蜡。不知臘祭先祖,蜡祭百神,二祭各別,鄭合爲一,非。又晉博士張亮議曰:臘者,接也,祭宜在新故交接也。俗謂臘之明日爲初歲,秦漢以來有賀,此皆古之遺俗也。又道書言,道家有五臘,正月一日爲天臘,五月五日爲地臘,七月七日爲道德臘,又以十月十二日爲民歲臘,十二月正臘日爲王侯臘。 又【博雅】臘,索也。 又刃也。【周禮•冬官考工記】桃氏爲劒,臘廣二寸有半寸。【註】臘,謂兩刃。【疏】兩刃者,兩面各有刃也。 又【正字通】眞臘,南蠻國名。 又【集韻】力涉切,音巤。義同。
腊字起名意思和含义
“腊”本义指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,也指冬天、干肉、晾干、皮肤皴皱等意思,用做人名寓指正直、纯洁、高尚、坚强之义。
腊字取名的寓意
“腊”有着腊月、冬月、冰雪、腊肉的意思,以“腊”入名引申为不畏严寒、冰清玉洁、高风亮之义。
腊字取名忌讳
1、腊字五行属性为火,根据五行火克金的原理,腊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金的字取名;
2、腊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a或同声调去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3、腊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腊字,晚辈忌讳用腊字取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