蜌
-
蜌字拼音 bì蜌字五行 水
-
蜌字部首 虫蜌字繁体 蜌
-
蜌字简体笔画 13蜌字繁体笔画 13蜌字康熙笔画 13
-
蜌字结构 左右结构
蜌字的基本解释
蜌 bì 竹蛏,蛏子的一类,身体细而长。亦称“马刀”。
蜌字的汉语字典释义
[①][bì]
[《集韻》部禮切,上薺,並。]
蚌的一种。俗称“马刀”。常生活在浅海泥沙中。壳长而狭,质薄,色黄,肉可食。壳可入药。
蜌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【申集中】【虫字部】 蜌; 康熙笔画:13; 页码:页1085第01【集韻】部禮切,音陛。【玉篇】蚌長者。【字林】小蛤也。【爾雅·釋魚】蜌蠯。【註】今江東呼蚌長而狹者爲蠯。【本草】馬刀,一名蜌,生江漢,長六七寸,食其肉似蚌,今人多不識。大抵似今蝏䗒。 又海蜌,卽淡菜,一名東海夫人,生東南海中。
蜌字取名忌讳
1、蜌字五行属性为水,根据五行水克火的原理,蜌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火的字取名;
2、蜌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i或同声调去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3、蜌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蜌字,晚辈忌讳用蜌字取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