菉
-
菉字拼音 lù菉字五行 木
-
菉字部首 艹菉字繁体 菉
-
菉字简体笔画 11菉字繁体笔画 14菉字康熙笔画 14
-
菉字结构 上下结构
菉字的基本解释
菉 lù 荩草。 古通“绿”,绿色。 古通“录”,收录。
菉字的汉语字典释义
[①][lù]
[《廣韻》力玉切,入燭,來。]
(1)草名。即荩草。一名“王芻”。一年生细柔草本。高一二尺。叶片卵状披针形,近似竹叶。生草坡或阴湿地。作牧草。茎叶药用,汁液可作黄色染料。
(2)通“録”。收录。
菉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菉; 康熙笔画:14; 页码:页1037第10【唐韻】力玉切【正韻】盧谷切,𠀤音錄。【爾雅·釋草】菉,王芻。【註】菉,蓐也。今呼鴟脚莎。【疏】卽鹿蓐也。【屈原·離騷】薋菉葹以盈室兮。【謝朓詩】霜剪江南菉。 又通錄。【汲冢周書】堂下之東面,郭叔掌爲天子菉幣焉。【註】菉,錄諸侯之幣也。 通作綠。【詩·小雅】終朝采綠。【疏】綠同菉。
菉字起名意思和含义
“菉”本义指草名。即荩草。一名"王刍"。一年生细柔草本。高一二尺。叶片卵状披祦近似竹叶。生草坡或阴湿地。作牧草。茎叶药用,汁液可作黄色染料;通"録"。收录。
菉字取名忌讳
1、菉字五行属性为木,根据五行木克土的原理,菉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土的字取名;
2、菉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u或同声调去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3、菉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菉字,晚辈忌讳用菉字取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