向的意思及取名寓意

  • 向字拼音 xiàng
    向字五行
  • 向字部首
    向字繁体
  • 向字简体笔画 6
    向字繁体笔画 6
    向字康熙笔画 6
  • 向字结构 半包围结构

向字的基本解释

向 (①⑤⑥嚮) xiàng 对着,朝着,与“背”相对:向背(b坕 )。向北。 目标,意志所趋:志向。方向。 偏袒,袒护:偏向。 近,临:向晚。秋天漠漠向昏黑。 从前:向日。向者。 从开始到现在:向例。一向。 姓。 背

向字的汉语字典释义

[①][xiàng]

[《廣韻》許亮切,去漾,曉。]

“鄉2”的被通假字。

(1)朝北的窗。

(2)泛指窗户。

(3)面对;朝着。

(4)去;前往。

(5)面临;将近。

(6)仰慕;归向。

(7)指迎合。

(8)爱;偏爱;偏袒。

(9)方向;方位。

(10)从前;原先。

(11)指旧。

(12)刚才。

(13)向来;一向。

(14)大约,大约有。

(15)连词。假设;如果。

(16)介词。表示动作的方向。

(17)介词。表示动作的起点。犹从,由。

(18)介词。表示动作的地点。犹在。

(19)介词。对;与。表示动作的对象。

(20)介词。以。与“前”、“後”等组合,表示时间、方位、数量的界限。

(21)介词。表示动作的时间。犹至。

(22)“嚮”的简化字。

[②][xiàng]

[《廣韻》式亮切,去漾,書。]

(1)古国名。姜姓。在今山东莒县西南,春秋初为莒所并。

(2)姓。春秋宋国有向戌。见《左传·襄公八年》。

向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
【丑集上】【口字部】 向; 康熙笔画:6; 页码:页176第04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許亮切,音蠁。【說文】北出牖也。从宀从口。【註】牖所以通人气,故从口。【玉篇】窻也。【詩·豳風】塞向墐戸。【傳】北出牖也。【疏】士虞禮註云:嚮、牖一名也。北爲寒之備,不塞南窻,故云北出牖也。【廣韻】嚮與向通用。【集韻】亦作𤖽。【正韻】亦作鄕。【禮·明堂位】刮楹達鄕。◎按明堂位註,鄕謂夾戸窻也。每室八窻,爲四達,則凡牖皆名鄕,不獨北出牖矣。 又【廣韻】對也。【戰國策】西向事秦。【莊子·秋水篇】望洋向若而嘆。 又或作嚮。【易·說卦】嚮明而治。 亦作鄕。【禮·明堂位】南鄕而立。 又【集韻】趣也。 又【韻會】救也。 又昔也。【莊子·寓言篇】若向也俯,而今也仰。 亦通作鄕。【論語】鄕也,吾見於夫子而問知。 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式亮切,音餉。【廣韻】姓也。【左傳·成五年】諸侯謀復會宋公,使向爲人辭以子靈之難。【釋文】向,舒亮反。 又【玉篇】地名。【詩·小雅】皇父孔聖,作都于向。【註】向在東都畿內,今孟州河陽縣。【左傳·隱十一年】王與鄭人向。【註】軹縣西有地,名向上。【襄十一年】諸侯會于北林師于向。【註】在𩒛川長社縣東北。【後漢·郡國志】𩒛川郡有向鄕。 又【集韻】國名。【春秋·隱二年】莒人入向。【註】向,小國也,譙國龍亢縣東南有向城。【史記·褚少孫補三皇紀】怡向申莒,皆姜姓之後,漢爲縣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沛郡向縣。【註】向,故國,姜姓,炎帝後。 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𠀤許兩切,音嚮。【集韻】人字。【左傳·襄十一年】晉侯使叔肸告于諸侯。【註】叔肸,叔向也。【釋文】向,許文反。【前漢·𠛬法志】作叔嚮,顏師古:音許兩反。 又【正韻】古文嚮字。註詳十六畫。

向字起名意思和含义

“向”本义是指朝北开的窗户。对着,朝着,与“背”相对。也指目标,意志所趋志向。方向,用做人名寓指心怀大志、有前进动力之义。

向字取名的寓意

“向”有着朝向、志向、方向、朝着的意思,以“向”入名引申为抱负不凡、长风破浪、鸿业远图之义。

向字取名忌讳

1、向字五行属性为水,根据五行水克火的原理,向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火的字取名;

2、向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iang或同声调去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向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向字,晚辈忌讳用向字取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