茑
-
茑字拼音 niǎo茑字五行 木
-
茑字部首 艹茑字繁体 蔦
-
茑字简体笔画 8茑字繁体笔画 17茑字康熙笔画 17
-
茑字结构 上下结构
茑字的基本解释
茑 (蔦) niǎo 落叶小乔木,茎攀缘树上,叶掌状分裂,略作心脏形,花淡绿微红,果实球形,味酸。
茑字的汉语字典释义
[①][niǎo]
[《廣韻》都了切,上篠,端。]
[《廣韻》多嘯切,去嘯,端。]
亦作“樢1”。“茑1”的繁体字。
常绿寄生灌木名。茎蔓生,寄生于桑、枫等树上。秋初结实如豆,可入药。
茑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蔦; 康熙笔画:17; 页码:页1027第20【唐韻】都了切,音鳥。寄生也。【詩·小雅】蔦與女蘿,施于松柏。 又【正韻】泥了切,音裊。【集韻】多嘯切,音釣。義𠀤同。【說文】或从木作樢。
茑字起名意思和含义
“茑”本义指古书上所说的一种小灌木,茎能攀缘别的树木。
茑字取名忌讳
1、茑字五行属性为木,根据五行木克土的原理,茑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土的字取名;
2、茑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iao或同声调上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3、茑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茑字,晚辈忌讳用茑字取名。